河堤鄉位于睢縣東南部,距縣城15公里, 214省道(睢柘路)縱穿全境。北臨白廟鄉,西連平崗鎮、孫聚寨鄉,東北、東與東南分別與胡堂鄉、寧陵縣黃崗鄉、柘城縣惠濟鄉接壤。南界惠濟河與白樓鄉相望。南北6.5公里,東西13公里,總面積41.93平方公里。耕地40183畝,人口 4.01萬人,轄30個行政村,57個自然村。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10名,其中黨委成員8名。共有基層黨支部34個,黨員792名。全鄉共有中學2所,小學14所,鄉級衛生院一個,村級衛生組織52個,新農合農民參與率達95%以上。
近年來,河堤鄉各項事業齊頭并進,經濟繁榮,政治穩定,社會和諧。
河堤鄉黨委、紀委2016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、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進一步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檢監督責任。河堤鄉以(工作報告機制、點題分責機制、簽字背書機制、廉情預警機制、綜合巡查機制、廉政約談機制等)“六大機制”建設為載體,增強工作的責任感,形成了上下齊抓共管的好局面,有力的促進了責任制的落實。
精準扶貧。河堤鄉現有有7個重點貧困村,馬六、李環溪兩村2015年已經脫貧,其余5個村正在加緊實施了對象識別、分類指導、產業扶持、技能培訓、結對幫扶、監督管理“六個精準到戶”。入戶開展摸底調查,建立貧困村基礎臺賬,精確掌握貧困村、貧困戶、貧困人口的貧困狀況。針對貧困村、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、不同貧困程度,“訂單式”制訂幫扶計劃,量身定制“一村一策”、“一戶一策”,由“大水漫灌”轉變為“精準滴灌”,確保到全面消除貧困人口。
美麗鄉村建設工作
2016年,河堤鄉依托黨李、馬六、邵樓三個示范村的示范作用,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和優化居住環境。自元月份以來,在馬六等村栽植3000多棵棗樹苗,補栽300多棵的綠化樹。在黨李、邵樓等村開展主干道路兩側綠化,共栽植綠化樹苗2200多棵,果樹2000多棵,綠地800多平方米,道路整修3.6公里。為實現“局部求突破,整體上臺階”的目標,我鄉以黨李、馬六、邵樓三個示范村為樣板,李環溪等7個重點村為突破口,帶動張路淵等20個普通村,在全鄉范圍內按照“無三堆四垛”、“一眼凈”的要求標準,實現整體、逐步推進。同時制定長效機制,不間斷開展環境整治工作,鞏固、創新建設成果。
小城鎮建設
2016年,河堤鄉按照 “崗位目標管理”制度要求,扎實推進我鄉小城鎮建設工作。整修河平路至睢柘路之間集鎮南環路路基3公里,拉大了河堤集鎮的框架,緩解了交通的擁堵。投資15余萬元,對河堤集鎮區進行環境整治,文化廣場配備了建設器材,對道路兩側的殘垣斷壁統一修整和美化,栽補綠化樹300余棵,打通了河堤集鎮往利民河的排水通道;安裝路燈147盞(,每個電線桿上統一制作了包含平安建設、信訪穩定、學教活動、美麗鄉村、計劃生育等各方面的宣傳標語);聘用8名環衛工人,每天對河堤集鎮“三縱兩橫”主干街道進行清掃。如今,河堤集鎮面貌煥然一新,打造成溫馨和諧的宜居城鎮
民生工程
今年以來,按照縣委關于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求,河堤鄉在鄉政府建設了綜合服務大廳,同時以黨李、馬六為試點建成了功能齊全的便民服務站,解決了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的問題”。按照4項基礎制度建設要求,強化“6個”中心建設,健全6項便民制度,打造出功能齊全、服務一流、便捷高效,讓群眾有地方說理,有地方評理,有辦法處理的便民服務場所。 在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, 投資750多萬元的安全飲水建設項目正在實施,項目建成后,可以解決全鄉近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,做到安全飲水全覆蓋,徹底解決多年農民的期盼。楊貴樓北橋、李彬集橋的重建項目正在實施。馬吾樓至寧陵黃崗鄉青崗寺4公里村級公路已通車,任莊村2.5公里水泥路、李彬集村4.5公里村內水泥路正在施工。
產業集群建設情況
2016年河堤鄉緊緊抓住土地流轉這一關鍵環節,新流轉土地1620畝,突出發展無公害水果基地建設;以大櫻桃基地為龍頭,引進生產櫻桃酒、櫻桃汁等大型深加工項目。馬孟沖在馬六村流轉土地460畝,總投資600萬元的優質小雜果種植園;梁峰在河東村流轉土地530畝,總投資400萬元的軟籽石榴園;焦衛東在李環溪村流轉土地310畝,總投資400萬元的一邊倒桃樹種植園;賈杰在河西村流轉土地320畝,總投資300萬元的優質梨園等四新種植基地。以點連片,逐步發展、壯大我鄉特色種植。的產業優勢,努力形成產業化、集群式發展,努力把河堤鄉打造成一年四季水果飄香的特色優質無公害水果之鄉。
“百千萬”工程建設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
依托睢柘路以西的“小農水項目”和睢柘路以東的“千億斤糧食項目”,繼續完善服務功能,加強配套設施的管護。新栽植農田林網泡桐6000多棵,形成“田成方、林成網、溝相通、渠相連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”的格局;這兩個項目的實施,涵蓋了河堤鄉的所有耕地,達到了50畝地一眼井的需求,大大的改善河堤鄉的農業生產條件,為河堤鄉農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收,推進了三農協調發展。以創建森林城為載體,在主干道兩側栽植綠化樹2000多棵,形成了貫穿河堤全境的綠色通道。
|